祥云纹,寓意祥瑞之云气,表达了吉祥、喜庆、幸福的愿望以及对生命的美好向往。祥云纹造型独特,婉转优美,其美好吉祥的寓意让我们感受到中国传统吉祥文化的博大精深。祥云纹作为我国传统吉祥图案的代表,它同龙纹一样,都是具有独特代表性的中国文化符号,它不仅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和丰富复杂的象征意义,而且是最具生命力的艺术形式之一。
“祥云”图案来源于我国古代的云纹。古人出于对云的敬畏,在纹饰上变化出各种和云有关的图案,运用于器物、服饰、建筑等,特别是在宗教中大量使用。同时云纹样也有着很多美好的寓意,是人们对万事万物希冀祝福的心理意愿和生活追求。
“祥云”图案最早出现在周代中晚期的楚地。从周代中晚期开始,逐渐在楚地形成了以云纹特别是动物和云纹结合的变体云纹为主的装饰风格。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卷云纹。
这股风气到秦汉时已是弥漫全国,达到了极盛,云气神奇美妙,发人遐想,其自然形态的变幻有超凡的魅力,云天相隔,令人寄思无限。所以在古人看来,云是吉祥和高升的象征,是圣天的造物。
秦汉时期云纹形式主要体现在大量出现的漆器上。汉代漆器上的装饰以变幻多姿的云气为主体,并伴以现实或想象中的动物、人物和神灵怪兽。这种云纹即为云气纹。云气纹把直线变为曲弧的延长形式,是一种更为自由随意的形式。构成形式不拘一格,色彩有的仅用红黑两色,明快强烈;有的则比较丰富,层次变化微妙含蓄。给人一种充满幻想、具有浪漫色彩的感觉。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在丝绸之路开通和佛教思想传入后,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云气纹与狮子纹、忍冬纹、锯齿纹等纹饰相合,并与莲花纹和佛光等并用,更增强了宗教艺术的表现力。
隋唐时期中国社会安定,特别是唐代百业兴旺,华夏文化兼容并蓄,融合消化世界各国的文明。唐代的纹样富丽堂皇,蕴含着一派盛世之风。云纹被广泛地运用于铜镜等各类百姓日常生活用具的装饰。
此外,在外来纹样的影响下,唐代云纹不断地变化,发展形成朵云、卷云纹等。其中多以旋涡形、S形、波形等形式构成其骨架,旋绕盘曲,有祥云之气,有佛物之态。文化的交流是相互的。卷草纹、宝相花的纹样也受到了云纹的影响。
辽、金、元时期,云纹的应用不仅见于日常器物,也见于建筑构件上的装饰。
到了明清时期,云纹又有了新的变化和发展。云纹和龙兽纹结合更为普遍。在明清时期云龙纹的图案特别多,比如织锦、龙袍、瓷器等。明清时期的云气纹的装饰性进一步加强,并在云气纹的基础上出现了铺陈、繁复的益云纹,出现了对称的构图方式。
明清瓷器上的纹样,用概括、简练的线条,表现飘动上升的云气做主体装饰,或做其他主体纹样的衬托,象征高升和如意,有一种飞翔之感。云气纹更加平面化和图案化。由于受到朵云、如意云的影响,云身显得更加饱满,云尾变粗,但云气的动感还是保留着。
祥云文化概念在中国已具有5000多年的悠久历史,经过长期传承、创新和发展形成了具有不同样式的风格特征及审美意蕴。标志最早来自原始社会的图腾,后作为大众传播符号,反映了事物的特色和内涵。现代标志设计很多选用中国传统元素,尤其以祥云纹为代表的中国传统吉祥图案为素材,反映了现代设计理念对传统文化及民族文化精神的需求。因此,对具有中国传统审美精神的祥云纹这一视觉元素进行现代的解构、挖掘与再创造,赋予了祥云纹在当代传播应用中新的生命力。
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广泛使用了“祥云”纹样。特别是火炬的创意灵感来自“渊源共生,和谐共融”的“祥云”图案,给世界各国的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那一朵朵优雅的云彩,仿佛还冉冉升起在人们的心头。